8月15日,一列来自山西的载有2241吨焦炭的集装箱列车在驶入曹妃甸港港池岛站后顺利依托曹妃甸港股份公司弘毅码头完成下水运输。据了解,截至目前,曹妃甸港股份公司弘毅码头已通过铁路运回山西焦炭3.6万吨,运量呈直线上升态势,与此同时向山西累计发运铝矾土199.13万吨,形成日均5列的货物运输规模。这标志着自山西腹地至弘毅码头的货物“重去重回”、绿色环保运输生态初步构建。
这条物流通道的打通既是弘毅码头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重大决策部署的生动探索,也是积极践行曹妃甸港股份公司“西北战略”、顺应新时代港口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突破作为。此次铝矾土的“重去”和焦炭的“重回”通道搭建,重新开辟了“东西互联”的煤炭运输通道,以更便捷、更高效、更环保的运输优势为客户提供了新的物流模式选择,同时也解决了公路扬尘污染及超载超限等一系列问题,实现多方共赢。预计2020年,弘毅码头将发运铝矾土450万吨、运回焦炭100万吨。
作为曹妃甸港股份公司散货运输的重要板块,2018年以来,弘毅码头积极响应国家“公转铁”战略,立足于海陆联通的关键节点,瞄准运输结构减排要求,着力在“公转铁”货运物流通道改革上下功夫。依托周边港池岛站、龙城站、南堡站和通用站四个场站,弘毅码头构建起了多层次、全链条、全要素的铁路运输体系,为腹地客户提供了更为便捷化、多样化的运输方案,正在成为大宗货源回流和聚集的洼地。下一步,弘毅码头将继续着眼于“西北战略”,加强“钟摆式”运输生态构建,一是立足于铁路运输能力,围绕难点、堵点靶向锚定行动方案逐一突破,实现铁路装卸能力再提升;二是向协同发展要效益,依托周边煤炭码头万吨列到达能力,发挥通用散货码头优势,打造“万吨列+万吨船”水铁联运新模式;三是利用港内丰富的货种优势,挖掘上下游、全流程客户需求,通过提供“门到门”综合物流服务,降低物流成本。